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工程招标,招标人必须编制招标控制价。
招标控制价应由具有编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和复核。招标人应在发布招标文件时公布招标控制价,同时应将招标控制价及有关资料报送工程所在地或有该工程管辖权的行业管理部门工程造价管机构备查。 当前实践中国有投资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有:
工程量清单缺项漏项将直接影响招标控制价编制的准确性。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招标控制价编制人员本身的专业能力欠缺,对施工图没有吃透,不了解类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造成了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及措施项目漏项、漏算; 二是图纸自身设计深度达不到规范和施工要求,导致工程量清单缺漏项或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完整。 造价人员不熟悉清单计量规范,不精通图纸,或者为了省事,只用图集或主要做法对项目特征进行描述,不利于清单组价,为后期增加变更或结算隐患。 综合单价中的企业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等费用,费率选取的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招标控制价的合理性。费率的选取应该参照相关定额或地方造价管理机构规定的来确定,不得随意上调或下浮。
最最重要的一点,综合单价中应包括招标文件中划分的应由投标人承担的风险范围及其费用。招标文件中没有明确的,如是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应提请招标人明确;如是招标人编制,应予明确。但是现实中,很多建设单位或造价咨询认为风险都是承包人的事,没有计入招标控制价,却要求投标人自行考虑并包含在投标报价中,对于常规项目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于特殊复杂项目、山地项目,如果不考虑综合单价中风险系数,就会有很大影响,一个中建的朋友说他们做的一个山地项目,就是因为没有考虑项目的特殊性和单价的风险因素,编制控制价过低,中途解约退场了,因为干下去亏得太多了。
很多项目会出现措施项目费用考虑不全的现象。非常重要的一点,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只考虑了最常规措施项目,根本没有依据拟建工程项目的类似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来考虑并计取相应的措施项目费用。 6、没有考虑招标文件中的发包人要求、特殊技术要求、优质工程标准、材料品牌 一些项目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与招标文件的内容不匹配,特别是一些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增加一些发包人要求、特殊技术要求和优质质量标准、材料品牌,但是造价咨询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根本就未考虑或者招标人在委托咨询时根本就没有提供招标文件,只是提供了施工图纸。有的最后在招标文件中写上一句话:发包人约定的特殊技术要求、各种风险等,全部由投标人自行考虑,包含在投标价中。这是很不专业和不负责任。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应依据:
2.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办法; 6.施工现场情况、地勘水文资料、工程特点及常规施工方案;
招标控制价应根据下列依据编制与复核:
1.本规范;
2.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
3.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
4.拟定的招标文件及招标工程量清单;
5.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
6.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及常规施工方案;
7.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当工程造价信息没有发布时,参照市场价;
8.其他的相关资料。
根据《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审规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主要有:
1.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2.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 50500.
3.国家、行业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价格信息及其相关配套计价文件。
4.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技术标准和质量验收规范等。
5.工程项目地质勘察报告以及相关设计文件。
6.工程项目拟定的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和设备清单。
7.答疑文件,澄清和补充文件以及有关会议纪要。
8.常规或类似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9.本工程涉及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价格信息。
10.施工期间的风险因素。
11.其他相关资料。
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为了准确体现市场价格机制,切实维护招标人、投标人各自的利益,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编制。
招标控制价是根据拟建工程的规模、技术特点、施工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施工组织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人工费、消耗量水平、相关费用标准等需遵循相关部门发布的定额、取费标准和政策文件执行。材料价格应按照工程所在地造价部门公布的市场指导价或询价确定。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按照约定的风险范围和幅度计入综合单价。 当招标控制价超过批准的概算时,招标人应将其报原概算审批部门审核。作为建设单位,不能因为畏惧程序而不作调整。 招标控制价不同于标底,必须公开。招标控制价 不应上调或下浮。作为建设单位或造价咨询编制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保证在招标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
只有编制的招标控制价准确,全面,投标人提供的价格才能更符合工程的实际造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超概算、超预算的现象。